台军将转变抗登陆体系:空军主力企图后发制人(1)
【提要】台军“接战顺序”的转变,意味着其改变了袭自二战德军的层层抗击式抗登陆体系,转为采用利用空中力量的“后发制人”式体系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陈尚君报道 据台湾媒体近日透露,台军防空“机、弹、炮”的传统“接战顺序”模式将有变革。台军正研究以防空导弹取代战斗机担负第一层防空任务的可行性,即采取“弹、机、炮”的模式保存作战飞机,在最后出动空中力量截击登陆船团,以达成台军的抗登陆战役企图。
【小题】抗登陆思路转变
在战争史上,登陆与抗登陆战役历来是最为惨烈的作战样式之一。台湾岛特殊的海洋地理环境,也使得台军一直十分重视抗登陆作战准备。台军认为:“登陆部队在渡越海峡时,其战斗力不能发挥而易遭歼灭性打击,纵使残剩部队登陆成功,尚需背水作战,其后续增援与补给仍须渡越海洋”,因此台军把抗登陆作战视为歼灭登陆部队的最佳时机。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台军已经建立了一个所谓的海、空、地三位一体的抗登陆作战体系。其基本构想是:当对台大规模登陆作战发起时,采取以海制海为主,以空、岸制海为辅,夺取海峡局部制海权。集中驱护舰、导弹快艇、潜艇、反潜机,在空军战机、岸舰导弹与岸炮的配合下,对对方作战舰艇或航渡船队实施多层、立体攻击,力求控制本岛周围50海里的海域,将对方登陆主力歼灭于海上。
另外,台军认为其本岛可登陆地段多,抗登陆正面宽,必须把阵地防御与机动防御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在水际滩头大量杀伤消耗对方登陆兵。因此,台军在抗登陆作战主要防御方向上设置了大量的障碍物。其障碍物体系从水际滩头到纵深共设3个障碍地带,第一障碍地带位于水际滩头,第二、三障碍地带分别位于第一、二线防御阵地前沿。水际滩头障碍距岸8~12海里是水雷带,中潮线以上设置各种滩岸障碍物,一般为6~8道,纵深200~800米。障碍物种类较多,既有人工制式障碍,又有崖壁、剑麻林等天然障碍。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陈尚君报道 据台湾媒体近日透露,台军防空“机、弹、炮”的传统“接战顺序”模式将有变革。台军正研究以防空导弹取代战斗机担负第一层防空任务的可行性,即采取“弹、机、炮”的模式保存作战飞机,在最后出动空中力量截击登陆船团,以达成台军的抗登陆战役企图。
【小题】抗登陆思路转变
在战争史上,登陆与抗登陆战役历来是最为惨烈的作战样式之一。台湾岛特殊的海洋地理环境,也使得台军一直十分重视抗登陆作战准备。台军认为:“登陆部队在渡越海峡时,其战斗力不能发挥而易遭歼灭性打击,纵使残剩部队登陆成功,尚需背水作战,其后续增援与补给仍须渡越海洋”,因此台军把抗登陆作战视为歼灭登陆部队的最佳时机。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台军已经建立了一个所谓的海、空、地三位一体的抗登陆作战体系。其基本构想是:当对台大规模登陆作战发起时,采取以海制海为主,以空、岸制海为辅,夺取海峡局部制海权。集中驱护舰、导弹快艇、潜艇、反潜机,在空军战机、岸舰导弹与岸炮的配合下,对对方作战舰艇或航渡船队实施多层、立体攻击,力求控制本岛周围50海里的海域,将对方登陆主力歼灭于海上。
另外,台军认为其本岛可登陆地段多,抗登陆正面宽,必须把阵地防御与机动防御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在水际滩头大量杀伤消耗对方登陆兵。因此,台军在抗登陆作战主要防御方向上设置了大量的障碍物。其障碍物体系从水际滩头到纵深共设3个障碍地带,第一障碍地带位于水际滩头,第二、三障碍地带分别位于第一、二线防御阵地前沿。水际滩头障碍距岸8~12海里是水雷带,中潮线以上设置各种滩岸障碍物,一般为6~8道,纵深200~800米。障碍物种类较多,既有人工制式障碍,又有崖壁、剑麻林等天然障碍。
上一篇:台民代:美国提出的“潜艇采购案”分明是抢劫[ 07-27 ]
下一篇:胡锦涛对我在黎巴嫩维和人员不幸遇难深表哀悼[ 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