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雅鲁藏布峡谷深处的中国山地部队(图)
http://www.qianlong.com/ 2005-11-16 11:32:22
山地步兵就像高原上的幽灵, 虽然新华社的军事记者几乎可以全军通行无阻,但为这次采访成行却花费了前所未有的功夫,我们的期待之心从三月一直熬到七月,当我们终于走进尼洋河畔那花园般的营区,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仿佛一下子消失了。 沿着深深长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非常辛苦千里迢迢地吹到这里,使这片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成为美丽的“西藏江南”。如果在翠山环抱的营区内留张影,完全可以把它当做是云南的某个地方,只是每个人脸上都有的两朵高原红,和高原人才有那种灿烂纯净的笑容,提醒你这是西藏。 西藏边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因其自然环境恶劣驻军难度太大,绝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氧、气压低,不宜人类生存。此外,整个青藏高原交通困难,即使修筑简易的行车路也要比其他地方的高等级公路付出更多成本。由于山体结构年轻,泥石流、塌方、雪崩及大的山体变化时有发生,修好的路一夜之间就可能无影无踪。有的地区甚至每年大雪封山八九个月,交通完全中断。因地形复杂,气流十分怪异,直升机在这里同样难以找到用武之地,二战时的死亡航线“驼峰航线”正是在这一地区。 种种原因表明,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装备并训练一支适应在无人区作战的戍守边关山地劲旅,是稳固西藏边防的最好办法。 这支部队前身是解放战争中在长春起义的国民党滇军第60军暂编21师,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有突出战绩。 别出心裁的山地行进 也许是我们的运气好,也许是部队领导的有意安排,我们刚到的第一个晚上部队就“进入状况”了。 凌晨5点,上级首长命令部队演兵开始。早晨8点40分,我们已经坐在某直属连的兵车里向峡谷深处摩托化开进。这就是精锐部队的速度,只要一声令下,人员、车辆、武器装备弹药、后勤保障在十几分钟内全部到位。 虽然驻藏部队车辆的性能都很好,但是在河水冲出的乱石滩上行进,每辆车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我们执意和战士一起坐在卡车的大箱里,剧烈的颠簸使人觉得变成了瓶子里的水和油,被一个想混合两者的人使劲摇晃,全身就快成一浑沌了。此刻尚无敌情,驾驶员不停地通过各种方式向临近战友传递信息,车灯以让人眼花缭乱的组合闪烁着,我们三人完全不懂它的含义,陪同我们的宣传干事小郭主动当起翻译:哪种灯光表示加速,哪种表示遇小股敌人袭扰等等。 走上盘山路时,一个奇妙的现象出现了。简易的盘山路九转十八弯,有的弯度过大,稍大一点的车要经过一次倒车才过得去。我们等在路边,想看看最后一个梯队炮兵,怎么把他们的大炮拖上去。 下面传来的发动机声明显深沉了,肯定是炮兵。可是炮呢,炮怎么不见了?把炮扔了还怎么打仗?这时,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遇蓝军空袭。马上,防空火炮就发出吼叫,原来,炮全装到卡车大箱上。把车顶帆布一揭,车都不用停,各种火炮就可以旋转××度,俯仰角15~90度进行射击。我们惊叹战士的智慧,这样一来,机动过程受地形影响大大减少,机动速度也提高许多倍。 |
编辑: 宋大昭 | 来源: 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