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故事
巴蕉专访
几经改革,发展中见证航展崛起
记中国航展主办单位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在中国航展将近二十年的舞台上,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防务尖兵一直唱响嘹亮的中国强音,它就是被誉为中国"导弹摇篮"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过多次历史沿革, 2001年7月,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同时,中航科工还是中国航展"元老级"的主办单位。总结过往,展望当下,历时将近二十年的中国航展带来了哪些发展效益?又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此,记者联系到了航天科工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巴蕉,得到了其言简意赅的回答。
记者:中国航展历尽八届洗礼,不断与国际化接轨,实现了多项突破和跨越,其辉煌成就业内有目共睹,请问您如何评价中国航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影响?
巴蕉:中国航展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成为英、法、俄、新航展之后的全球第五大航展,形成了国际影响力,确立了珠海的城市品牌;
二是中国航展的成功催生了珠海的发展潜力。没有航展就没有今天的珠海,珠海日益繁荣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强大的经济效益,以及诸多外来务工、创业人口的涌入都是重要体现;
三是推动了珠海航空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各项合资项目的引入,还有珠海机场、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的大力推进。
记者:中国航展从草创初期到现在,走过了一段荆棘丛生的道路,最终迎来了康庄大道。您认为中国航展的举办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巴蕉:中国航展举办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是提供了展示中国航空航天技术水平和实力的舞台,增强民族自豪感及科普课堂;其次是提供了直观了解中国与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场所;继而是提供了航空航天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平台;还有一点就是带动促进中国航空航天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记者:中国航展是一项复杂全面的工程,其成功举办需要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协办单位、执行单位以及承办单位的通力合作。在您看来,主、协办单位在这里面应起到哪些作用?
巴蕉:在中国航展的筹办过程中,作为主、协办单位应该不断地提升办展质量,展示行业科技发展新成果和新趋势;同时,加大航展招商引资力度,扩展专业观众范围;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当地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记者:中国航展作为国内第一大航展,具有享誉世界的品牌效益,与此同时,也必然存在一些还需改善之处,您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巴蕉:目前,中国航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中国航展已举办八届,今年即将举办第九届,历时18年,但航展文化、产业(训练营、俱乐部、相关品牌产品等)等外延领域尚未真正形成;
二是中国航展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历时六天,但两年之间如何发挥航展的后效应、如何挖掘航展的潜在价值未能很好地展现;
三是中国航展期间参观、游览、休闲、大型演出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商圈尚未确立,有待进一步深化建设;
四是中国航展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