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鸣:中国一航在沪单位要争当四个率先的表率

来源:www.avic1.com.cn作者:航空一集团发布时间:2006年08月14日 浏览次数: 【字体:
(记者承京 特约记者付明耀)8月5日~6日,中国一航总经理林左鸣、常务副总经理杨育中、副总经理胡问鸣率集团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到上海的一航测控所、一航电器、一航上电所和中航技上海公司进行调研时指出:中国一航要充分利用航空工业高技术优势,与上海的区位优势紧密结合,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方针,努力振兴上海航空工业,利用上海这一“桥头堡”,让中国一航走向世界。

林左鸣说,今年3月6日“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希望上海市要充分认识其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对上海市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即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林左鸣深有感触地说,在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率先”的激励下,上海市从上到下,激情涌动,以攀登、提升、超越的精神状态,不甘落后,快速行动,突破自我,争当创新的“排头兵”,争当改革的“领头羊”,争当发展的“领跑者”。

“中国一航在上海的单位该怎么办?”林左鸣尖锐地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中国一航在沪所有单位都要争当落实“四个率先”的表率。要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在思想上、行动上处处体现“率先”的精神。要率先承担振兴上海航空工业的重任,率先引领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努力做到领先上海、领先中国、领先世界。他对上海航空工业寄以厚望,充满信心。

林左鸣认为,上海应该是我们今后振兴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阵地,是我们面向世界、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依托和“桥头堡”。如果说,过去50多年来我们航空人进三线、钻山沟,历经辛苦,发展航空工业是为了打仗,那么,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走向世界、要屹立于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之林,就要充分利用上海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利用其市场经济最活跃、与世界经济舞台距离最近等区位优势,集聚顶层的设计和集成、高端的创造和创意,以此拖动整个行业发展,带动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

他说,我们航空人要有志气、有决心在上海发挥航空工业的影响和优势,把航空产业做好。要充分利用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等优势,充分利用上海这样一个好的商业氛围,整合集团优势资源,在上海打造一个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航空产业基地,以引领我们走向国际。要使上海成为中国一航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实现航空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使中国航空工业早日成为上海的主导产业,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他强调,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抓好ARJ21新支线飞机研制。集团公司党组已下定决心,加大投资力度,坚决把新支线飞机搞上去。

林左鸣在调研时多次强调,航空工业作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必须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将军用航空技术推向民机领域、其他军工领域和相关民品领域,要加大资本运作力度,转换机制,走向市场。他要求各单位要站在全集团的高度,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合理定位,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形成产业,迈上新台阶。

林左鸣指出,航空电子领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已准备进入这一领域。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认真思考如何应对。他说,从民机的发展来看,航电目前主要依靠国外配套,要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加强与适航部门协调,尽快取得适航证,加速进军民机领域。要从竞争和发展的角度,思考航电领域如何避免内部竞争和相互渗透,按照“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集中各方力量,形成专业优势,实现行业整合,力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谋求更大发展。

在上海调研期间,林左鸣、胡问鸣还参加了8月5日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产业区举行的上海天马微电子公司奠基仪式。该奠基项目是中国一航非航空业务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高科技项目,是国内第一条4.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线。项目新、规模大、起点高,采用了全新的体制机制,并广泛引进国际人才,对中国一航的战略转型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对此,林左鸣明确表示,中国一航将加大力度推动所属企事业单位电子行业及其他民用航空产品的全面发展,真正在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形成一种转移的良性互动,促进军民用产品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