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调装
快速开设
战场检修
铺设光缆
动中通、密中通、扰中通,万里长风万里通;我军通信兵从发展初期的“一部半”电台起步,经过数十年的顽强拼搏,现已初步形成以公用电话网、全军数据通信网和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等为骨干,集声、光、电为一体,联通天上、地面、地下、海底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通信系统。昔日的“千里眼、顺风耳”在信息快车的引领下,正风驰电掣地冲向未来战场。
深秋的一天,胶东半岛某演习场,一场红蓝两军高技术对抗演习激战正酣。战略通信网、野战通信系统等像一张张无形的大手,牢牢掌控着战场的任何风吹草动;卫星、移动、光纤等多种通信技术手段各领风骚、密切协同。只见鹰击长空,蛟龙出海,铁甲奔流,从争夺制海权、制空权到争夺战场制电磁权,从立体穿插分割到纵深越点攻击扎实推进;扑朔迷离的战场在我通信兵面前,像洞开了一扇扇天窗,银线连接雄师劲旅,电波飞向大地长空,凸显了我军通信兵现代化作战水平和强大的保障效能。
高技术战争的全维立体攻击,正使得通信,这个传统战争中的保障角色,一步步地跃进至战争前沿,不仅仅担负保障作战部队指挥和信息传输畅通的使命,而且直接参与电磁空间制信息权的激烈角逐。
无线电、手摇机走过战火岁月 卫星、光纤织就现代指控天网 往事回放:1930年12月30日的第一次反“围剿”时期,红一方面军缴获敌“一部半”电台,我军的通信事业由此在井冈翠竹的环抱中展开了腾飞的羽翼。1941年10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通信兵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军通信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通路载波设备、长途电话自动交换网、程控电话交换设备、数字通信、散射通信、光纤通信以及卫星通信等都已相继建成使用,基本形成了以统帅部为中心,固定通信设施与野战装备相结合,有线电、无线电相结合,多种通信手段并用的独立的国防通信网络。
今日点击:1997年7月1日凌晨,我陆海空三军雄赳赳气昂昂地从深圳冒雨向香港开进,进驻香港履行防务,雪洗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北京,远隔千山万水的统帅部,对官兵进入香港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卫星、光纤、微波等先进通信手段编织的我军立体通信网缩短了驻港部队与统帅部的遥远距离。外电评述:中国军队的通信保障进步神速。
某通信指挥中心,指挥人员轻敲键盘,向远在太空飞行的神舟六号飞船发出指令。几秒钟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按照地面指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在地面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一举一动,天地之间通过看不见的电波彼此贴得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