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构筑“天网”保安全--大连空管做好接受夏季复杂天气下大流量考验的准备
来源:www.caac.cn.net作者:民航总局发布时间:2006年06月07日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未雨绸缪 构筑“天网”保安全--大连空管做好接受夏季复杂天气下大流量考验的准备
2006年6月6日10:20
随着夏季的到来,大连即将进入雷雨季节。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雷雨天气普遍多于往年。雷雨极容易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和影响飞行安全,夏季是大连运输生产旺季,大连管制区飞行流量将大幅度增长。大连管制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为贯彻落实民航总局5月17日召开的全行业范围内的“民航系统保证雷雨季节安全飞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民航各级的有关要求,切实在雷雨季节和运输生产旺季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大连空管中心以开展民航“安康杯”竞赛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针对这段时间的工作特点、气候特点,精心备战,制定完善了细致的保障实施方案,在飞行安全、地面安全等方面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硬性措施。认真做好接受夏季复杂天气下大流量考验的准备。
考验篇
持续增长的飞行量
大连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有着与日本,韩国相邻的地理优势,已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外资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合理的城市规划、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大连已成为我国热点的旅游城市。与此同时,带来了大连管制区航班量快速增长,每年都以10%以上的增长率持续增长,从1992年到2005年的短短13年时间里,日起落和飞越的架次从原来的30多架次上升到450多架次,高峰时段达到500架次以上。目前共有民航空管管制的航路6条,航线101条,通航城市79个,在大连的天空中搭起了四通八达的空中桥梁。
特殊的管制区域
大连管制区是全国空域最狭小,周围军用机场最密集的管制区之一。大连管制区南北长为250公里,而东西长仅仅为220公里。大连机场本身是军民合用国际机场,机场周围70公里范围内还有多个军用机场,空域环境复杂,给空中交通管制增加了难度,严重制约了大连管制区的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
复杂的天气
大连夏季气候特点是:潮湿多雨,气温偏高。
根据《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航空气候志》统计的结果显示:大连机场夏季的基本气候特征是多降水、多平流碎云和雾、多雷暴。大连机场夏季降水日数多,季平均27.4天,季平均降水量为366.4毫米,阴雨可以连续3-4天,而且强度大,可使能见度转坏,有时还会造成跑道积水;多平流碎云和雾,移动速度快,几分钟可覆盖整个机场,使能见度极低,甚至终日不散,并可以连续出现数日,造成大量航班不正常;多雷暴,夏季雷暴平均出现日数为8.7天,强度大,范围广,发展快,可使飞机遭雷电袭击,通信受干扰,操纵困难,严重威胁飞行安全,而且东北冷涡造成的雷暴可持续几天;7月中旬—8月下旬,平均每年有1—2次热带气旋影响,影响程度随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不同而异,当有台风时,可出现大暴雨、雷暴和大风,使机场场道被淹,影响机场使用。
根据以往的记录,在大连夏季,降水、平流碎云和雾、雷暴天气是危及安全飞行和影响航班正常的最主要的天气现象之一。据地方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雷雨天气普遍多于去年。可以说雷暴、台风等将在这个夏季带给大连空管诸多考验。
应对篇
管理
大连空管中心按照“五严“的标准,从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空管安全管理、空管专项整治等几个方面对管制、通信、导航、气象等重要的保障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消除和杜绝安全隐患,并且指导各保障部门深入分析了本单位的安全形势,合理调整工作部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改。确保航空安全。加强了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思想、精力、工作”三到位。
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组,进一步完善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程序,确保各部门全力配合工作的顺畅。加强了同军民航、机场、航空公司的协调,完善了相关协议,强化了相互信任和理解。
强化各种情况的上报,通报工作。现场运行中各种特殊飞行动态、大面积天气影响航班飞行、保障设备故障等情况必须及时上报、确保安全信息渠道畅通,保证及时处理。
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夏季人员疲劳的状态;合理安排管制人员值班力度,优化班组注重管制人员的搭配;特别是对管制工作现有工作环境和人员休息场所进行整改,为管制员创造安静、舒适的工作、休闲环境。
空中管制
航务管理部针对夏季飞行特点和气候特点,不仅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而且加强了现场运行管理。
认真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动员和安全教育。做好管制员的各项思想工作和相关部署。并且形成了节日、重大保障、特殊天气的安全检查,教育,动员方案。
多次组织管制员对大流量管制、高峰分流方案等管制预案的学习,加强特情演练及学习,提高管制人员的处理能力。
根据以往大连夏季飞行的飞行规律,积极沟通协调,做好大流量管制、高峰分流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注重分析流量的变化,即使收集整理各种加班、包机等航班信息,做好飞行高峰的预测,‘二是积极协调空域管理部门,就空域使用问题进行先期协调,确保飞行高峰时的管制效率。三是主动修改并完善与周边管制单位的协议,争取得到不繁忙的周边管制单位的支持,确保飞行高峰时的飞机进出顺畅。
管制部门严格掌握飞行动态,严密监视空中活动情况。管制员要准确通报风向、风速,熟悉各航空公司要求,以便更好地提供指挥建议等
通信导航
技术保障部针切实把好安全防范关口,努力提高通信雷达设备保障能力。
技术保障部针对通信雷达等导航设备在雷雨季节容易遭受雷击,造成损坏的情况,修改完善了设备应急保障措施,组织了考核和演练,确保应急措施人人皆知,人人会操作。
夏季到来前,技术保障部积极联系大连市避雷检测中心多了所有设备的避雷,接地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完成了不合格部分的维修维护;对于一些复杂的不容易解决的,也已经形成方案上报相关部门,力争尽快解决。
对密切关系空管指挥的强化了设备一主二配三应急的配备,对各种设施设备进行了彻底检查。
针对边远台站多,分布广,维护不容易的特点,建立了周定期巡查、日电话联系的维护维修办法。大连空管最远的导航台距中心有200多公里,坐车坐船的几个小时,可以说鞭长莫及,为避免有意外事故发生,影响设备的使用,技术保障部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建立了应急救援办法和组织。
完善了特殊天气、复杂天气的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加强了设备维护和巡视检查。
气象保障
气象部门完善了特殊天气、复杂天气保障程序和工作程序,制定了完善大流量下天气保障程序和工作程序。根据程序,一是气象部门将注重加强气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积累工作,获得及时准确的一手资料,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增强预报的准确性,特别是危险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二是优化了天气会商制度,丰富了会商内容,加强了同地方气象部门的沟通协作;三是强化天气信息的通报,天气信息不仅将及时传递给内部部门,而且将及时传递给驻场所有单位;特别是雷雨天气,气象部门将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天气资料,增加雷暴方向、速度、强度等信息的通报;四是增加了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天气过程提前预报工作,使相关部门能根据气象预报做出提前准备。
大连空管筑牢了一张密密的网,不仅确保航空安全,也铺设了一条出行的通途,架起了一座四通八达的“桥梁“,我们相信一定可以“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来源:大连空管中心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