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 型号研制生产硕果累累。 “十五”期间,集团公司承担了非常繁重的国家重点工程研制生产任务,工作量之大、技术难度之高、进度要求之紧,均达到历史之最。面对超常考验、超常压力,集团公司卜下坚定信心,强化组织指挥,迎难而上,抓住了发展机遇,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确保了重大节点,取得了丰硕成果,用心血、汗水和智慧,浇铸成钢铁雄鹰,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蓝天壮歌。 在重点型号研制工作中,开创了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自主研发先进歼击机的重要里程碑,实现了我国军机发展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大跨越,使我国济身于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先进歼击机的国家之列。 引为世界瞩目的“枭龙/FC—1” 战斗机的研制,让世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实力刮目相看。曾在国际航展上一鸣惊人的“飞豹”歼击轰炸机,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能力。新型高级教练机“山鹰”的研制,使我国高级教练机研制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无人机的研制标志着中国一航进入了又一个航空装备的新领域。 多种性能先进的新型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表明了我国航空武器研制取得重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完成各型飞机的科研试飞和设计定型试飞,试飞战线员工攻克了一道道试飞技术难关,创造了试飞史上一个又一个记录,使得我们的试飞技术和能力逐步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五” 期间,中国一航共有18个军机、导弹型号完成了设计定型或鉴定并开始批量生产交付。大批高质量、性能优良的航空武器装备的交付,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现代化进程,为提升我军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和攻防兼备的作战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提升。 在军机、导弹研制工作中,集团公司非常注重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力主创新、统筹规划、调整结构,全面构建和提升集团公司军机、导弹研制的试验验证能力、自主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十五”期间,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先后配套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结构强度、机电系统、航电系统、飞控系统、人控系统等大型系统级综合试验室,研发手段大大提高。同时,突破了大批的军机、导弹和机载设备研制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了一批项目和技术。使得具有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能力的飞机设计所、先进导弹研制中心和一批具有开发、研制先进机载设备能力的单位得到了锻炼,大大提高了我国军机、导弹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同时,集团公司主要成员单位建立了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以数控加工等为代表的工艺制造体系,冶金、特设、无损检测、计量、标准、试飞、试验等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我国航空工艺制造技术的重大跨越,缩短了与世界航空发达国家飞机制造技术的差距,大幅提升了我国军机、导弹生产制造能力。 “十五”期间,集团公司大力开展“市场观、客户观”教育,切实提高全集团的“两观”意识。坚持用户至上,同心协力、严密组织,不断创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建立和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售后服务客户服务中心系统,构建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增强了集团公司技术服务保障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技术创新对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研制质量起到了核心作用。集团公司承担的重点型号项目多、难度大,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模式进行,难以按时完成任务。通过在信息化技术、新的设计、试验技术上勇于创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通过三维数字化设计和电子预装配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建成了数字化设计标准体系和基础数据库,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协同设计新方法和手段,使军机、导弹设计周期大大缩短,并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 |
编辑: 宋大昭 | 来源: 中国航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