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中国战机今后不再经常拖出来“晒太阳”

来源:www.china.com作者:新华网发布时间:2005年12月06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刘发忠、特约记者郭凯报道:11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勘察设计工作表彰大会上,空军某设计研究局副局长罗继杰荣膺“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成为军队系统惟一获此殊荣的专家。近年来,他领衔相继攻克一批我军平战生存保障重点课题,先后6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有3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我军一些地下工程冬季干燥,夏季潮湿,细菌含量超标,严重影响官兵身体健康。罗继杰领衔承担了“地下空气环境对人体影响因素的探索及改善研究”课题,率领科技人员研制成功节能型循环泵、某型阀门自锁装置,庞大的地宫像是安装了“绿肺”,空气变得格外清新。他领衔开发的供热网微机控制系统,可使我军“三北”地区营房室内温度由平均8℃提高到18℃,每个取暖季可节煤50万吨,节电2500万度。
  
  飞机机库之类的高大空间军事工程,长期采用热效率较低的对流采暖系统,飞机经常需要拖出来“晒太阳”,严重影响了正常机务维护。罗继杰摆脱传统供暖方式的束缚,独辟蹊径提出“高大空间军事工程辐射供暖研究”课题,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研制成功一种以清洁能源为燃料的精巧取暖装置。如今,利用这种装置,严寒季节机库内温度可达到22℃,官兵交口称赞:“就像在头顶安了个暖融融的小太阳!”
  
  “空中取水”,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但罗继杰却把它变成了现实。2001年夏,他牵头成立了“战场生存保障空气取水设备”课题组,带领课题组成员奔赴边防海岛调研,历时两年多,研制出一台能从空气水蒸气中提取饮用水的便携式新设备,为驻高山海岛部队未来战场生存保障开掘了新的“生命源泉”。
  
  记者在白云缭绕的某高山边防雷达站看到,在温度5℃至43℃、相对湿度大于40%的条件下,这台设备每天能从空气中提取30多千克纯净水,每千克纯净水耗电成本仅为日常饮用纯净水制水费用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