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某团用忠诚浇筑国防阵地 8项大型工程全优

来源:www.china.com作者:新华网发布时间:2005年12月0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场实战演练正在进行。3个应急保障抢修分队,组成梯次队形整装待发。

  “第一分队A口风洞被堵,半个小时疏通”,“第二分队外电源被炸断,15分钟接通”……作战指挥室,李益敏端坐在计算机前,快速地敲击键盘,通过通信网络,将一道道作战指令下达给抢修分队。

  在硝烟迷雾的阵地上,李益敏组织部队以高效协同的指挥、灵活机动的战术、勇敢顽强的作风,优质快速地完成了抢修抢救任务,受到二炮首长表扬。

  贴近实战锤炼战斗意识

  练体能、练战术、练谋略、练实战,是李益敏精心打造高素质作战保障精兵的四部曲。在一次5公里负载越野训练时,行程不到一半,就有一部分人体力不支了,就这体格将来在战场上肯定吃败仗,李益敏提出加强官兵体能训练,全团官兵每天100个俯卧撑、100个引体向上、100个仰卧起坐……雷打不动;攀岩、跨断桥、越障碍……考核逐个过,必须人人过关。李益敏第一个接受考验。

  “应急抢修,离战火最近,是作战保障的使命和特点,因此时刻都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李益敏常常这样告诫和磨砺他的官兵。

  今年6月,团机关结合使命任务、带战术背景拟制了一份贴近实战训练的演习计划。演习当天,暴雨如注,有人担心安全,向他建议“改天再搞”。李益敏一听火了:“制定好的预案说改就改了吗?仗不是我们说停就停的,今天的天气确实非常恶劣,但绝不能因此而放弃训练,相反要化不利为有利,锤炼部队在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能力。”说完,他组织对应急方案进行了补充、修订,对装备的技术状况和救生器材等进行了检查。

  其实,李益敏的心也是提到嗓子眼儿,万一出现问题,他作为一团之长是第一责任人。作战保障时时都充满着生与死的对决,充满着血与火的考验。如果现在个人不担风险,将来后果无法预测,李益敏带领他的团队练“吃、住、走、打、藏”,全部贴近实战锤炼战斗意识和战斗作风。

  创新不是新瓶装旧酒

  李益敏勇立军事变革潮头,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用辩证的思维思变,国防阵地工程建设连着未来战争的成败、系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全。李益敏明白:必须勇立潮头,改革创新,在国防阵地建设中打赢施工第一仗。

  去年初,司令部门制订了一份年度专业训练计划,李益敏看到一半眉头便拧成了“结”。他发现所列训练内容、组训方法与两年前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创新不是新瓶装旧酒,不是戴个帽子就成事了。”当晚,李益敏组织召开党委议训会,他有些激动:“信息化战争打的是高技术,一招一式都要经得起检验,虚招假式只会害自己。”随后,李益敏要求司令部门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增添训练内容、改进训练方式。从教学组织实施到阶段性考评,李益敏逐个环节严格把关。

  等人指路的人永远找不到新路。“在军事变革挑战面前,思想封闭、观念陈旧,远比装备落后、条件困难可怕得多!”团党委会上,李益敏的话如石击水,激起层层涟漪。循着这个思路,李益敏和团里其他领导一起,带领全团官兵走上向改革创新要战斗力之路。

  打造高素质人才方阵

  阵地建设关键在人才,人才建设有十分力,不使九分九。李益敏说:“对人才不负责,就是对打赢不负责啊!”

  团队局域网和军官训练中心建立起来后,李益敏对全团官兵使用操作电脑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真正懂基本原理的寥寥无几,机关干部仍停留在一支笔一张纸的传统作业中,整个网络成了娱乐教育的天地,没有发挥其办公、训练等方面的最大值。

  于是,李益敏发话了:“信息化不是招贴画。网络建起来了,我们的素质就要跟上信息化的要求。”为此,他推出提高官兵信息化素质的一系列实招:请总部和院校的专家前来讲课,团队推行无纸化办公,通知文电、材料全部网上传输,他还调整训练计划,把网上训练课时大幅度增加,并作为官兵必考内容。

  3个专业培训班在各工区相继开课。白天结合施工实装教学,晚上理论授课,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质量的“三保”培训持续了两个月。阵地模拟训练中心、军官训练中心相继投入使用,在具有一流水平的模拟器上,官兵通过计算机仿真和虚拟安装技术,反复练划线、加工、焊接等专业技能。30多名官兵被派往科研院所、军事院校拜师学艺;20多名专家教授被请到了团队,风、水、电、机安装知识及相关信息技术等系列讲座,提升了官兵的专业水平。

  短短半年时间,全团官兵人人都能熟练操作使用新装备,上岗合格率达到100%,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型人才方阵。

  产品不合格就是人品不合格

  为了让“生命意识”、“精品观念”永远根植于官兵头脑中,李益敏经常给官兵讲“铁钉效应”的故事。

  在古战场上,少一枚铁钉就会坏掉一个马掌,马掌坏了就损伤一匹战马,损伤一匹战马就损失了一名战将,损失一名战将就输掉一场战争,输掉一场战争就亡掉一个国家!简单的逻辑推理说明一个道理:战场建设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建立一系列质量监督检查机制的同时,李益敏向阵地使用单位提出:“终身保修。”能说出这句话需要一定的勇气、魄力和实力。对这个承诺,李益敏说,终身保修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交出一项放心的精品工程。

  2003年8月,团队竣工了一项工程,二炮专家组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9%%,刷新了二炮战场建设史上的新纪录。当官兵为这来之不易的佳绩欢欣鼓舞时,李益敏却带着机关人员钻进坑道,对1%%的不优良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有的官兵埋怨说:“都交工了,有这个必要吗!”李益敏说:“1%%的差错可能导致100%%的失败,今天不把问题找准,明天怎么改进,精益求精不是喊着好听的!”

  李益敏懂得,国防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军事斗争准备的成效和未来战争的胜败。因此,他一直视质量为生命。他甚至提出:“产品就是人品,产品不合格就是人品不合格!”

  在阵地建设中,有不少部分是隐蔽工程,如果施工中质检人员不全程跟踪,作业人员想打“马虎眼”是很容易的。三级士官齐吉祥是团里有名的“焊王”,当兵11年,所焊焊缝十几公里长,连这样的老焊工干的活,李益敏都要左看右看,反看顺看,看得他心里发毛。

  在一次外源水管焊接中,在鸡蛋里挑出骨头。“你这个焊口饱满度不够,强度不足!”李益敏边说边敲打着齐吉祥的焊口,“没有达到技术规范,全部返工!”

  这还不算,李益敏把工地焊工都叫来,开了一个现场会,并让六级士官孙金波按技术规范重新焊了一个焊缝,作为样板。他说:这就是标准。

  李益敏任团长以来,团队竣工移交的8项大型国防工程合格率均达100%,全部被评为优质工程,其中1项在全军百家工程质量检查中获第一名。

  人物小传

  李益敏,一九八二年十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连长、作训参谋、团副参谋长、作训科长、团长。参加过大小三十余项国防阵地建设和数百个阵地点位勘测任务,荣立三等功五次,去年十二月荣立二等功一次,被二炮评为国防施工先进个人和基层建设达标先进个人。今年七月,被推荐为第二炮兵第二届“十大砺剑尖兵”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