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报:记歼七G设计定型一等功荣立者郑其辉
沈 峰 宋 婧
怀着航空报国的满腔热血,1988年,郑其辉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来到成飞从事飞机设计工作,转眼间已走过了17年的岁月。其间,郑其辉先后参加了歼7E型机、歼7G型机、外贸机和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等机型的研制,而他也从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员成长为了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由于突出的工作业绩,他多次获奖、立功,并获得公司“十佳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早在歼7E型飞机研制时,年轻的郑其辉便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设计工作中崭露头角。通过不断地努力,他先后攻克多个技术难关,为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静气动弹性的计算、修正体系,合理解决了带前后缘机动襟翼飞机的飞行载荷设计问题,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此时的他,已经展现出一名优秀设计员应有的素质。
在歼7G型飞机研制中,郑其辉负责组织歼7G型飞机的方案论证以及具体的技术工作。在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完成了歼7G型飞机立项报告和总体技术方案,并带头奔走于车间和试飞现场,积极协调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使歼7G型飞机实现了当年发图、当年首飞的目标,最终完成了设计定型工作。该项目的研制成功,进一步延长了歼7系列飞机的服役期,他本人也因此荣获了部级一等功。
在与年轻员工、学生的交谈中,郑其辉常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大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要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与工作中获得动力,获得成功。对于自己,郑其辉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工作中,他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当众承认个人的错误和不足,决不推卸责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一直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大家对他的评价。郑其辉还时常告诫自己:人生如爬山,有的人还在山脚,有的人正在山腰,还有的人已经爬上山顶。无论自己在山的什么位置,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时刻苛求自己,不断提高攀登技能。
担任成飞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后,郑其辉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深感肩上的责任和担子。他思考着怎样将技术中心的原有优势最大化,思考着怎样在新的竞争领域继承和创新。为了技术中心的发展,他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缺一不可,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大胆冒进。在歼7系列飞机不断改进改型、挖掘潜力后,老机型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外贸机市场进一步拓展,某型飞机改装也得到了空军领导的高度肯定,前景十分乐观。
目前,成飞的技术中心已成为整合成飞公司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的综合性组织,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托。为了公司机型的长远发展,郑其辉带领员工“摸着石头过河”,涉足某机研制领域,发扬成飞人“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切从零开始,现已形成系列飞机同时研制的局面。此外,技术中心还借助航空技术优势进入了高速交通领域,他全面主持承担了国家“863高速磁悬浮车辆研制”的竞标和研制工作,主持开展了民机的预先论证工作,率先提出占领公务机及10~30座支线客机市场的方案。由于郑其辉和技术中心班子成员的努力,2004年,成飞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授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被成都市有关部门授予“成都市重点优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称号。
有人认为,没有享受就不算人生幸福,可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在忘我奉献中获得;有人认为,没有金钱就得不到人生快乐,可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奋力拼搏后体会。郑其辉对自己总是很苛求,他认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才能体会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因为执著,因为追求,因为奉献,他一直幸福并快乐着。
怀着航空报国的满腔热血,1988年,郑其辉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来到成飞从事飞机设计工作,转眼间已走过了17年的岁月。其间,郑其辉先后参加了歼7E型机、歼7G型机、外贸机和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等机型的研制,而他也从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员成长为了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由于突出的工作业绩,他多次获奖、立功,并获得公司“十佳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早在歼7E型飞机研制时,年轻的郑其辉便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设计工作中崭露头角。通过不断地努力,他先后攻克多个技术难关,为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静气动弹性的计算、修正体系,合理解决了带前后缘机动襟翼飞机的飞行载荷设计问题,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此时的他,已经展现出一名优秀设计员应有的素质。
在歼7G型飞机研制中,郑其辉负责组织歼7G型飞机的方案论证以及具体的技术工作。在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完成了歼7G型飞机立项报告和总体技术方案,并带头奔走于车间和试飞现场,积极协调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使歼7G型飞机实现了当年发图、当年首飞的目标,最终完成了设计定型工作。该项目的研制成功,进一步延长了歼7系列飞机的服役期,他本人也因此荣获了部级一等功。
在与年轻员工、学生的交谈中,郑其辉常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大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要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与工作中获得动力,获得成功。对于自己,郑其辉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工作中,他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当众承认个人的错误和不足,决不推卸责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一直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大家对他的评价。郑其辉还时常告诫自己:人生如爬山,有的人还在山脚,有的人正在山腰,还有的人已经爬上山顶。无论自己在山的什么位置,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时刻苛求自己,不断提高攀登技能。
担任成飞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后,郑其辉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深感肩上的责任和担子。他思考着怎样将技术中心的原有优势最大化,思考着怎样在新的竞争领域继承和创新。为了技术中心的发展,他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缺一不可,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大胆冒进。在歼7系列飞机不断改进改型、挖掘潜力后,老机型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外贸机市场进一步拓展,某型飞机改装也得到了空军领导的高度肯定,前景十分乐观。
目前,成飞的技术中心已成为整合成飞公司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的综合性组织,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托。为了公司机型的长远发展,郑其辉带领员工“摸着石头过河”,涉足某机研制领域,发扬成飞人“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切从零开始,现已形成系列飞机同时研制的局面。此外,技术中心还借助航空技术优势进入了高速交通领域,他全面主持承担了国家“863高速磁悬浮车辆研制”的竞标和研制工作,主持开展了民机的预先论证工作,率先提出占领公务机及10~30座支线客机市场的方案。由于郑其辉和技术中心班子成员的努力,2004年,成飞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授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被成都市有关部门授予“成都市重点优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称号。
有人认为,没有享受就不算人生幸福,可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在忘我奉献中获得;有人认为,没有金钱就得不到人生快乐,可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奋力拼搏后体会。郑其辉对自己总是很苛求,他认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才能体会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因为执著,因为追求,因为奉献,他一直幸福并快乐着。
上一篇:航空报:中国军工又一重点型号开铆 年底将首飞[ 12-06 ]
下一篇:美盯紧神六轨道舱 持续监控中国神舟系列飞船[ 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