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型实时传输潜标可监控我领海外国潜艇(1)
10月的厦门,风和日丽,潮湿的空气弥漫着懒散的味道。然而,在厦门大学旁的工厂仓库里,十几个科研人员却忙活得热火朝天。
大家分工有序,调试、上漆、计算……一个类似鱼雷的“大家伙”横亘其中:3米见长,流线型的外观,深红色的防腐漆还没有完全干透,中间露出5个子弹头似的蓝黑色装置。
它,就是新型的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研究人员喜欢称它为“九头鸟”。作为“863”海洋监测技术主题的重点课题之一,它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0研究所联合国家海洋中心共同研制的。
实时传输潜标系统与传统潜标系统相比,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能够通过水面卫星浮标,将水下测量信息实时传输给岸站。目前,工作人员正在为实时传输潜标进入福建示范区深海运行做最后准备。
为了不打扰他们的工作,记者“见缝插针”地进行了采访。
变“聪明”:“九头鸟”智能补充
传说中的九头鸟,砍掉一个脑袋,又会迅速生出一个脑袋。潜标要想实时传送数据,必须要在海面长出个脑袋———通讯浮标。
然而一个“脑袋”怎么能经受得住汹涌的海洋长时间的肆虐和渔民的好奇探访呢?传统浮标损坏,往往很难自动修复,而实时传输潜标却多长了5个“脑袋”———备用浮标。它可以像“九头鸟”一样,在前一个“脑袋”失灵后自动长出一个“新脑袋”。
海面上的水面浮标,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遭受破坏后,数据传输控制系统检测到卫星通讯系统失效,就会适时控制下一个通讯浮标释放,并将损坏浮标的电缆释放掉,保证系统继续正常工作。
“如果第2个也坏了,第3个备用浮标就会自动顶替……依此类推,整个补充替换过程可连续5次,直到所有的备用通讯浮标全部释放完毕。这样就能保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回来。”张云海向记者介绍。
那么,茫茫大海,如何完成智能检测释放工作?
“我们设计了一套切割释放装置”,张云海解释说,“浮标释放由控制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判断后,按释放程序或按接收到的卫星指令进行控制。无论是哪种方式,释放控制机构的动作是完全一样的,即当控制中心接通气动刀的点火具电源,瞬间产生高压燃气,快速推动气动刀,将前一个已损坏的水面浮标电缆切断,同时又将下一个水面浮标的齿形扣解制,这样,备用浮标就得到释放并上浮。”
经水库和长江试验表明,浮标的智能控制释放、电缆展开、浮标在流场中的稳定等都达到使用要求。
变“及时”:12小时实时传输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就开发使用了自容式潜标系统,并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水下工程前期调查、海洋军事等领域。
但自容式潜标系统存在很大缺陷:在测量期间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和信息是贮存在测量设备或潜标专用记录仪器中,人们要想获取这些资料,只能在潜标回收后进行读取,因此,测量数据的连续性、时效性不强,一旦潜标丢失或回收失败,就将一无所获。
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正弥补其不足,可以成功地完成数据测量及实时传输。搭载的测量传感器按程序控制要求进行测量。每天0时和12时,传输控制中心定时将各仪器的测量数据及主浮体深度数据采集存入内记模块,同时检测水面通信浮标的状态。若主浮体当前水深未超过极限深度,且水面浮标通信系统状态完好,传输控制中心从内记中读取数据,进行处理,将12小时内所有测量数据通过一根很细的高强度Kevlar电缆传输到水面浮标通信控制系统,再经海事卫星传输到岸站数据接收系统。
传输控制中心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邓国新补充说,传输控制中心既可以传送当前的实时数据,也可以一次性传送前几个月的历史数据。假如一次需要传送的数据容量过大,就会按时序进行打包,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传送更多的数据量。
变“坚强”:姿态稳定超强抗流
海洋气候,千变万化,这只“九头鸟”能否承受住狂风巨浪?记者不禁产生了疑问:“这个系统究竟有多稳定?”
“能包容世界上所有海洋的流速。”张云海显然很自信。他说,在研制过程中,解决
浮标的稳定性、抗流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在军事海洋专业技术领域具有优势,中船重工710所的工作人员根据海洋监测的技术需求,他们借鉴并发展了水中系留平台的技术关键,从而保证潜标系统在流场的姿态稳定。
“该方案的优势在于迎流阻力小,在海流中姿态稳定且容易控制,可为水面通讯浮标的正常工作提供稳定的环境。同时,对布置多套水面通讯浮标十分有利。除了结构上有所突破,壳体材料为强重比高的防锈铝,价格适中,抗腐蚀和工艺性能好。”他说,经过高速拖曳水池流体动力测试及长江抗流拖曳试验,本方案采用的主浮体在4kn流下姿态稳定且阻力较小,工作正常。
变“灵敏”:海洋环境全面监测
“为了提高本系统对海洋动力环境的全面监测能力,该系统装载了ADCP、温度链、深度传感器等海洋测量仪器设备,这样就可以实现海流剖面参数、温度剖面参数和盐温深流测量的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浮标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张选明教授接着说。
上一篇:中国专家程荣辉攻坚涡扇500和高推核心机[图][ 12-01 ]
下一篇:中国军方女特级飞行员参加中俄联合军演[图][ 12-02 ]